<--GA tracking code--> <--GA tracking code end-->

用加倍努力突破天然困境,宜蘭茶營造悠閒的生活儀式感

用加倍努力突破天然困境,宜蘭茶營造悠閒的生活儀式感
  提到高品質的茶,消費者往往容易聯想到高海拔的茶區。但在全國性的製茶競賽中,如臺灣有機茶大賞、全國有機茶TAGs分類分級評鑑、全國紅茶製茶技術競賽等,卻經常由宜蘭的茶農拔得頭籌。而平原茶農之所以擁有優越的製茶技藝,或許正是因為「沒有高山茶」的關係。

  蘭陽平原地勢平坦開闊,水資源豐沛純淨,再加上沒有工業污染,本就是最適合農業發展的環境。而宜蘭的主要茶產區,位在冬山、礁溪、三星和大同,其中海拔最高處落在大同鄉的玉蘭村,海拔約在500~700公尺之間;冬山和礁溪的茶園則以平地和丘陵為主。
用製茶技術突破風味限制
  少了經年累月的雲霧繚繞和鮮明的日夜溫差,讓宜蘭的茶菁在本質上較為素樸。但為了克服天然環境所預設的風味限度,宜蘭許多茶農鑽研製茶技術,致力於用手藝提升茶品的風味,甚至能依照客戶的口味需求,生產出濃淡皆宜的口感。
  另一個讓宜蘭茶農擁有卓越製茶技藝的關鍵,竟是因為產區太小。由於宜蘭的茶園規模都不大,每個茶農都是小農,所以得自行包辦種茶、修茶、剪茶和製茶,連後端的包裝和銷售也未假手他人。在台灣目前講究分工的製茶產業中,宜蘭是少數仍維持一條龍生產的茶葉產區,茶農也因此累積出深厚的製茶功底。
  而茶園規模小也有利於環境品質和食安的控管。早在二十多年前,在有機驗證和產銷履歷尚未被市場看重之前,一向重視環境保育的宜蘭縣政府已開始推廣茶園的有機種植。目前所有參與「宜蘭茶」春冬兩季優良茶品級鑑定競賽的農戶,也皆以全面性落實產銷履歷驗證,再加上灌溉水源純淨和沒有工業污染兩大利基,更能確保宜蘭茶的食品安全。
宜蘭茶用生活感定位品牌
  宜蘭茶的來源安全、品質穩定在產業界備受肯定,但在消費市場的知名度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。為了打響宜蘭茶的名聲,茶農除了持續提升製茶與種茶的技術之外,也嘗試找出適地發展的路線。例如近年來開始推廣種植新品種-台茶23號,其茶湯橙紅明亮,口感接近伯爵紅茶又沒有伯爵的苦澀味,很適合喜愛紅茶的年輕世代。期待將來透過宜蘭茶農精湛的製茶技術,可將其發展為宜蘭紅茶的主力。
  此外,宜蘭茶以清香淡雅為主韻,無論是紅茶、綠茶或是烏龍,口感也多輕盈;若不慎忘了取出茶葉或茶包,久浸也不會出現苦澀味,這便是茶葉原料和製茶技術穩定優越的證明;再加上價格實惠、親民,是適合日常生活、搭配一日三餐也不會有負擔的生活茶飲。
  下次若有機會來宜蘭旅行,不妨走訪茶鄉,親自品嚐茶農為克服環境限制而焙製的一縷清香。

協力採訪

宜蘭縣政府農業

延伸閱讀

群山環抱的宜蘭茶,深入茶園體驗好喝好好玩
宜蘭有機茶金質獎誕生 林姿妙:共同支持宜蘭優質好茶
宜蘭冬山茶飄香 中山農業休閒區Chill一下
宜蘭有機茶分級評鑑賽 青農林立偉蟬聯「有機茶王」

Submit a Comment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